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其他资讯

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莱菔子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时间:2023-12-06作者:fangzhe8666分类:其他资讯浏览:92评论:0

大伙儿好,今日来为大家分享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的一些知识点,和莱菔子有什么功效和作用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2)
  2. 莱菔子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3. 中药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

一、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2)

莱菔子擅长消食化积、除胀行滞,尤以消面积食滞为特长。凡食积气滞而见嗳腐吞酸,甚至腹胀疼痛者尤为适宜。常配伍山楂、神曲、半夏、陈皮等同用。小儿便秘,用炒莱菔子研极细末,每次取5—9克,加白糖适量冲泡后饮用,较小的婴幼儿可减量拌奶粉或稀饭食用,发挥润下通便的作用,易为小儿接受。

莱菔子味辛能行能散,降气化痰,对肺气不降之咳喘尤为适宜,常与白芥子、紫苏子等配伍。

莱菔子可消除“误服补剂”所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中医认为,人参不能和莱菔子一起服用。人参补气易壅滞,莱菔子顺气易化气,所以药力容易抵消或发生不良反应。

现代研究发现,莱菔子有降压及抗炎作用,对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抑做法用。还可用于治疗骨质增生、湿疹、小儿疳积、子宫功能性出血等病。

莱菔子含抗菌物质,其有效成分为莱菔素,在1毫克/毫升浓度对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即有显著抑制作用,具可影响各种植物种子发芽。后又从莱菔子中分离出一种油,称为“Sulforaphen”,l%浓度可对抗链球菌,化脓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生长。有人认为此两者可能是同一物质。

莱菔子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同心性毛癣菌等六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实验表明:莱菔子生品,和经炒、炙的炮制品能使离体兔肠的收缩幅度增高,但对离体兔肠的紧张性无明显影响;三种制品均能对抗肾上腺素对肠管的抑制作用.莱菔子生品能使豚鼠胃肌条紧张性降低,炒莱菔子和炙莱菔子则使其紧张性先升高后降低.三种制品均能使胃肌条的收缩幅度增高;使胃幽门部环行肌紧张性和收缩幅度增高.炒莱菔子对小鼠小肠有明显的推进作用;三种制剂对小鼠胃排空均有抑制作用。

莱菔子水-醇提取液给猫和犬静脉注射,有非常明显的降压作用;浸膏给兔灌胃和肾型高血压大鼠灌胃,亦有显著的降压作用.有报告认为,莱菔子的降压作用与交感神经无关,大量阿托品或切断两侧迷走神经不能阻断莱菔子的降压作用,其降压机制与M-胆碱反应关系不大;普鲁卡因可减弱莱菔子的降压幅度,提示血管内感受器可能与莱菔子的药理作用有关.实验证明:莱菔子对肠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并增加狗肢体血流量,说明其有扩张血管作用;椎动脉给药对兔、猫有降压作用.因此可以认为该药除对血管的直接扩张作用而引起降压外,并能部分地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发挥其降压作用.亦有实验表明:莱菔子注射液对兔急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和体动脉压有明显降低作用;增大莱菔子剂量,可使其降肺、体动脉压强度加大,与酚妥拉明相比,莱菔子能明显延长降压时间。

莱菔子和白芥子,两者均善于消痰以冶痰喘咳嗽。然前者性质和缓,专走脏腑,重在调肺,胃、大肠之气机,以除胀满,消食积,寒痰热痰均可用之;后者辛温燥烈,主走经络,利气机豁痰结,善长治皮里膜外之痰,且只宜寒痰喘咳,热痰当忌之。

变种Raphanus sativum L.var major的提取物,长期饲喂大鼠,能干扰甲状腺素的合成[注射 I131后,甲状腺中碘酪胺(Iodotyvamine)的含量低于对照组]。

①《滇南本草》:"性温,味辛。"

②《纲目》:"辛甘,平,无毒。"

④《医学衷中参西录》:"生用味微辛,性子;炒用性温。"

①《滇南本草》:"入脾、肺二经。"

②《药品化义》:"入脾、胃二经。"

③《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

配白芥子。白芥子辛温,入肺散寒,利气豁痰,温通经络,散结消肿。主治寒痰壅滞之胸胁痛,咳嗽气逆痰多及痰核,阴疽,关节酸痛等症;莱菔子甘平,消导食积,祛痰降气。治痰食互滞之症。两药合用,,温肺豁痰,化积消痰,降气平喘,治老人气实,肺寒痰食互滞之症。

配苏子。苏子下气开郁之力优于莱菔子,偏利胸膈。莱菔子消痰破积之力优于苏子,偏消腹胀。二药合用,消降兼施,有降气平喘消食之效,治胸腹胀闷,痰喘食积,舌苔厚腻满布者。

配半夏。半夏性味辛苦温,为脾胃二经主药,辛开苦降为其长,功能燥湿化痰,和胃消痞,降逆上呕;莱菔子性味辛开平,亦入脾胃经,降气除胀为其功,二药合用,消食化痰,降气消痞,宽腹利肠,治食积胀满效佳。

清金丸(《医学集成》):萝h子淘净、蒸熟,晒研,姜汁浸蒸饼丸绿豆大,每服三十丸,以口津咽下,日三服。主治齁喘痰促,遇厚味即发者。

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紫苏子、白芥子、萝卜子。上三味各洗净,微炒,击碎,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随甘旨,代茶水啜用,不宜煎熬太过。主治:高年咳嗽,气逆痰痞。

治积年上气咳嗽,多痰喘促,唾脓血方:莱菔子一合,研,煎汤,食上服之。(《食医心镜》)

保和丸(《丹溪心法》):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萝卜子。主治:一切食积。

治气胀气臌方(《朱氏集验医方》):莱菔子,研,以水滤汁,浸缩砂一两,一夜,炒于,又浸又炒,凡七次,为末。每米饮服一钱。

治积年上气咳嗽,多痰喘促,唾脓血:莱菔子一合,研,煎汤,食上服之。(《食医心镜》)

治百日咳:白萝卜种子,焙燥,研细粉。白砂糖水送服少许,一日数回。(《江西中医药》(12):1963)

治齁喘痰促,遇厚味即发者:萝卜子淘净,蒸熟,晒研,姜汁浸蒸饼丸绿豆大。每服三十丸,以口津咽下,日三服。(傅滋《医学集成》清金丸)

治高年咳嗽,气逆痰痞:紫苏子、白芥子、萝卜子。上三味各洗净,微炒,击碎,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随甘旨,代茶水啜用,不宜煎熬大过。(《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

治一切食积:山查六两,神曲二两,半夏,茯苓各三两,陈皮、连翘、萝卜子各一两。上为末,炊饼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远,白汤下。(《丹溪心法》保和丸)

治气胀气臌:莱菔子,研,以水滤汁,浸缩砂一两,一夜,炒干,又浸又炒,凡七次,为末。每米饮服一钱。(《朱氏集验医方》)

治痢疾有积,后重不通:莱菔子五钱,白芍药三钱,大黄一钱,木香五分。水煎服。(《方脉正宗》)

治风秘气秘:萝卜子(炒)一合,擂水,和皂荚末二钱服。(《寿域神方》)

治中风口噤:萝卜子、牙皂荚各二钱。以水煎服,取吐。(朱震亨)

治风头痛及偏头痛:莱菔子半两,生姜汁半合。上相和研极细,绞取汁,入麝香少许,滴鼻中搐入,偏头痛随左右用之。(《普济方》)

治小儿盘肠气痛:萝卜子炒黄,研末。乳香汤服半钱。(《仁斋直指访》)

治牙疼:萝卜子二七粒,去赤皮,细研。以人乳和,左边牙痛,即于右鼻中点少许,如右边牙疼,即于左鼻中点之。(《圣惠方》)

治跌打损伤,瘀血胀痛:莱菔子二两,生研烂,热酒调敷。(《方脉正宗》)

治脾气虚,心腹胀满,胸膈不利,少思饮食:萝卜子五两(炒令熟,捣细罗取末一两,余者有油,别烂研如膏),沉香一分,白术一分,草豆蔻一分(去皮)。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入前萝卜子末,及别入白砂糖一钱半,同研令匀。每服一钱,细嚼后以米饮下。其萝卜子膏别入草豆蔻末一分,白砂糖三分,拌令匀,每取半枣大,亦细嚼,米饮下,并不计时候服。(《圣惠方》)

治小儿伤食腹胀:萝卜子(炒)、蓬莪术各一两,胡椒半两。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黄米大,不拘时候,萝卜汤下,每服十五至二十丸。(《百一选方》褐圆子)

治小儿腹胀:萝卜子(炒)、紫苏梗、干葛(葛根)、陈皮各等分,入甘草少许,煎服。食少加白术。(《万氏家抄方》)

治小儿腹胀如鼓,气急满闷:萝卜子半两(用巴豆肉一分,拍破,同炒黑色,去巴豆不用,止用萝卜子),木香一分。上为细末,用蒸饼为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橘皮汤下,食后,日三服。(《叶氏录验方》赚气丸)

治习惯性便秘:莱菔子、当归各20g,加6倍量水,煎熬2h,共煮两次,取滤汁加蜂蜜200g,煮沸,每日服200ml。

治痰嗽:苦杏仁(去皮、尖)、萝卜子各半两。为末,粥丸服。(《丹溪心法》)

治咳嗽痰喘:莱菔子9g,白果9g,熟地黄18g,陈皮6g,苦杏仁9g。水煎服。(《中药临床应用》莱菔白果汤)

(21)治消渴后变成水气,令作小便出:萝卜子三两(炒令黄),紫苏子二两(微炒)。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桑根白皮汤调下二钱,日三四服。(《圣惠方》)

(22)治干脚气、心腹妨闷,脚膝疼痛:萝卜子一两〔微炒),羌活一两。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圣惠方》)

(23)点翳:萝卜子一粒,研细去壳,以灯草(灯心草)蘸唾津调点翳上。(《疡医大全》)

(24)治小儿口疮:莱菔子、白芥子、地肤子各10g。共研细末,将食醋煮沸,待温,和药末调成膏状,涂纱布上,贴患儿两足涌泉穴,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内服:煎汤,4.5—9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莱菔子毒性较小。但莱菔素静注100mg,可引起小鼠死亡。前人认为人参不宜与莱菔子同用,恐其消减人参补虚之功,但服人参而引起脘腹胀满时,服莱菔子则能使之缓解。实验研究表明,人参与莱菔子同服,对人参提高小鼠抗疲劳、耐缺氧及抗应激等功效亦未见影响

“虚弱者服之,气喘难布息。”(《本草从新》)

莱菔子服用安全,临床未见中毒的案例报道。

莱菔子可降气行滞消食,能耗气伤正。凡正气虚损、气虚下陷、大便溏泄者不宜服用。

莱菔子祛痰作用较好,但只宜用于痰湿盛或寒痰内停者,不可用于感冒痰多咳嗽、肺炎痰多色黄等有明显感染症状者。用于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属脾虚痰湿型或肺寒痰喘型效果较好。

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莱菔子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做法:先将粳米洗净,用水浸泡1小时。再将莱菔子放入锅中炒熟。锅中加入适量水,放入粳米与莱菔子共煮粥。

药膳功效:本粥健胃消食,化痰下气,适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者服用。

做法:莱菔子水洗过滤、加水煮20分钟,取汁100ml,加入粳米,再加水350ml,煮为稀粥,每日二次,温热服食。

养生功效:下气化痰,健脾消食,适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咳嗽痰多兼消化不良者服食。脾虚便溏者不宜。

莱菔子汤:莱菔子10克,将其放入砂锅中,水煎30分钟,取汁,一日分2次温服。主治饮食过量、多痰气喘等症。

莱菔饮:莱菔子15克,白芍药9克,大黄3克,木香1.5克,将诸药放入砂锅中,加水煎煮30分钟,取汁,每日1剂,分2次温服。主治食积。

莱菔子皂荚饮:莱菔子、芽皂荚各20克,水煎30分钟,取汁即可。主治中风口噤。

莱菔炒豆芽:莱菔子10克,豆芽菜250克,葱花、姜末各S克,酱油、料酒各6毫升,食盐、味精各2克,炒制。佐餐食用。

莱菔炖猪肚:莱菔子15克、猪肚200克,葱段、姜片各6克,食盐、味精各2克,酱油、料酒各6毫升,花椒、大料、桂皮各3克,炖至猪肚熟烂即可。佐餐食用。

莱菔橄榄茶:莱菔子10克,鲜橄榄10克,将两味放入杯中,以适量沸水冲泡,加盖闷20分钟左右即可饮用。

二、莱菔子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1、莱菔子临床上多炒用,也有生用的,“生升熟降”,用时需捣碎,炒莱菔子,要炒黄。莱菔子性味辛、苦,无毒。为健胃、祛痰剂。功能:下气、化痰、消食。主治胃炎、支气管炎、痰喘、食积、气滞、胸闷、腹胀等。

2、降压:血随气动,莱菔子降气的同时并能降压。用莱菔子、决明子各15克,泡水代茶频频饮服,服药3天,症状便可减轻。

3、理气:气积郁结在肝,尤其是生气之后,导致肝气郁结,肚子两肋下胀痛,则需疏肝,可用生莱菔子把气顺开。将炒黄莱菔子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另取10克研为细末,糊成药饼贴脐部,包扎好,一天换药一次,用药两天后即可减轻。

4、排尿:取莱菔子10克,炒熟一次服,治疗排尿困难,服药后约20分钟小便便自排而愈。

5、便秘:如小儿便秘,莱菔子适量,文火炒熟(以炒至微鼓起并有香气为度),研成极细末,贮于瓶中,严盖。每次取5~10克,加白糖适量,开水冲泡,待温度适合,频频喂服。亦可拌奶粉或稀饭食用,每日2次,连用3~4日。对婴幼儿便秘有佳效。老年习惯性便秘,用炒莱菔子30克煎服,每日一剂。

6、退乳:将莱菔子30克打碎,水煎,分上、下午两次温服,此为一日量,效果不明显时可重复应用。

7、崩漏:历来认为其药理没有止血作用,从其性味归经来看,辛主发散、行气,甘味滋补润养,和中,脾主升清、主运化;脾气健则统摄血液使之循行于经脉之中而不外溢。若脾虚衰、失其统摄功能,则出现各种出血病症。根据这一原理,用莱菔子120克~150克,水煎分三次服,每日一剂,血止后改服归脾丸巩固疗效。用药3~5剂即可止,归脾丸巩固治疗二周即可。

8、湿疹:莱菔子放在熟砂锅拌炒30分钟,冷却后研末,用棉籽油调成糊状,敷在患处,可治急性湿疹。

9、胸肋膜炎:大枣有滋养补血之效,莱菔子有健胃消食、顺气止咳化痰、利尿清热解毒功能。二者合用,治胸肋膜炎有效。大枣15克(去核)莱菔子5克,焙干后分别研成细面。服法:用温开水冲服,每日3次,每次约一汤匙。平时也可食用。

三、中药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药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以及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1、小小“莱菔子”,祛痰消食功效好,吃对了就是捡到宝2、炒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3、菜菔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_莱菔子的食用方法4、萝卜子的功效解读5、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什么是莱菔子小小“莱菔子”,祛痰消食功效好,吃对了就是捡到宝山西省中医院内科张恒

“莱菔子”即萝卜子(萝卜的种子),是一年或两年生草本植物莱菔的干燥成熟种子,经过炮制加工后就成为中药莱菔子。

该药首载于《日华子本草》:“水研服,吐风痰,醋研消肿毒。

”古往今来,有不少古籍都对莱菔子有所研究。

莱菔子以其治疗范围之广泛,成为临床医家的“心头好”。

腹胀、腹泻、便秘、肠梗阻等消化系统疾病

首先莱菔子能消食化滞除胀,尤善于消面食积滞。

因此可用于治疗食积导致的大多数疾病:因过食生冷油腻刺激之品,导致饮食停滞在胃,出现胃脘胀满,不思饮食,嗳气呃逆,或腹泻等症,均可用炒莱菔子研末水冲服,甚至可与山楂、麦冬、神曲、鸡内金、槟榔等合用以增强其消导之功,或者配伍茯苓、白术等健脾益气。

另外其消食化滞之功还可用于治疗便秘、肠梗阻等疾病。

因莱菔子质润多油,故可以润肠通便。

咳嗽、咳痰、气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其次是降气化痰的功效,《本草纲目》曰莱菔子:“升则吐风痰、散风寒、发疮疹;降则定痰喘咳嗽、调下痢后重、止内痛,”由此得知,莱菔子还治疗痰饮、咳嗽痰喘。

朱丹溪提出:“莱菔子治痰,有推倒墙壁之功”,可采用单味药治疗,也可以配伍其他药物。

如《皆效方》“三子养亲汤”治疗气实痰盛之咳嗽喘逆,痰多胸闷,方中有莱菔子、白芥子、紫苏子,三药均为降气止咳良药,但又各有所长。

莱菔子长于消食,白芥子长于豁痰,紫苏子长于降气,三药合用,适用于以痰壅食滞,肺气不降为主的咳痰气喘之证。

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循环系统疾病

高血压多由肝阳上亢,肝气上扰,血随气上逆,则体内气血运行失常,而出现头晕、头痛等高血压的症状。

莱菔子擅长降气,为“化气之品”,气机下降则血下行,气血运行得调,血压也随之下降。

还可日常用莱菔子、决明子泡水喝以达到降压的效果。

肺主皮肤,莱菔子辛、甘入脾、肺二经,故可用于治疗皮肤疾病。

湿疹,顾名思义由“湿”导致,此处即为痰湿,恰好莱菔子为祛痰湿之良药。

黄褐斑又称“肝斑”,中医认为可由脾胃运化失常,气血生化失源,不能上荣于头面部引起。

《本草纲目》云:“莱菔子,散服及炮煮服食令人白净肌肉细,”且莱菔子兼具调和脾胃之效,令气血生化有源,濡养肌肤,所以可用于美容祛斑。

根据《日华子本草》记载,早在五代时期就有用莱菔子“消肿毒”的经验。

现代研究也证实,莱菔子提取物能够显著抑制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以抑制癌细胞的转移。

有学者通过临床试验得出用莱菔子敷贴神阙穴可治疗腹部手术后引起的尿潴留。

还有吞服炒莱菔子可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排尿功能障碍。

除此之外,莱菔子还广泛应用于胆结石、泌尿系结石、急性胰腺炎等病的治疗中。

莱菔子作为一种临床常见、常用的中药,其应用范围广泛,单用一味药或者通过与其他药物配伍可治疗多种疾病。

古代医家用自己的诊疗经验证实了莱菔子的疗效,而近年来通过现代实验研究,莱菔子的药理药性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更好被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炒莱菔子,是莱菔子的一种炮制方法。

莱菔子是一种中药,主治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1、消食除胀:莱菔子性质平和,具有促进消化、健脾养胃的功效,莱菔子炒制过后,性质更加温和,很适合脾胃虚寒的患者服用,不仅可以改善脾胃功能,还可以缓解虚寒的情况。

2、降气化痰:炒莱菔子性味辛、甘、平,入脾、胃、肺经,具有非常好的破气功效,有助于_痰下气。

3、抑菌:炒莱菔子含有莱菔素,对于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同时对于链球菌、葡萄球菌以及肺炎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抑制的作用。

1、胡萝卜:莱菔子与胡萝卜同用可降低疗效,不宜合用。

2、橘子:莱菔子与橘子同食,可诱发甲状腺肿。

炒莱菔子:取净莱菔子,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鼓起,有爆裂声,外表色泽加深,内部黄色,并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晾凉。

菜菔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_莱菔子的食用方法莱菔子历史悠久,对身体有着很好的功效与作用,那么莱菔子的食用方法和禁忌事项有哪些大家知道吗?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菜菔子的功效和作用以及禁忌,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1、莱菔子治牙疼:萝卜子二七粒,去赤皮,细研。

以人乳和,左边牙痛,即于右鼻中点少许,如右边牙疼,即于左鼻中点之。

2、莱菔子治风秘气秘:萝卜子(炒)一合,擂水,和皂荚末二钱服。

3、莱菔子治跌打损伤,瘀血胀痛:莱菔子二两,生研烂,热酒调敷。

4、莱菔子治气胀气臌:莱菔子,研,以水滤汁,浸缩砂一两,一夜,炒干,又浸又炒,凡七次,为末。

5、莱菔子治小儿盘肠气痛:萝卜子炒黄,研末。

6、莱菔子治_喘痰促,遇厚味即发者:萝卜子淘净,蒸熟,晒研,姜汁浸蒸饼丸绿豆大。

每服三十丸,以口津咽下,日三服。

7、莱菔子味辛过于根,以其辛甚,故升降之功亦烈于根也。

8、莱菔子治中风口噤:萝卜子、牙皂荚各二钱。

9、萝卜子能治喘胀,然古人用于人参之中,反奏功如神。

10、莱菔子治高年咳嗽,气逆痰痞:紫苏子、白芥子、萝卜子。

上三味各洗净,微炒,击碎,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

随甘旨,代茶水啜用,不宜煎熬太过。

11、莱菔子水研服,吐风痰;醋研消肿毒。

12、莱菔子治痰嗽,_喘,气鼓,头风,溺闭,及误服补剂。

13、莱菔子治一切食积:山楂六两,神曲二两,半夏、茯苓各三两,陈皮、连翘、萝卜子各一两。

每服七、八十丸,食远,白汤下。

14、莱菔子治百日咳:白萝卜种子,焙燥,研细粉。

15、莱菔子治痢疾有积,后重不通:莱菔子五钱,白芍药三钱,大黄一钱,木香五分。

16、莱菔子治黄疸及皮肤目黄如金色,小水热赤。

17、莱菔子治风头痛及偏头痛;莱菔子半两,生姜汁半合。

上相和研极细,绞取汁,入麝香少许,滴鼻中XIU入。

生能升,熟能降,升则吐风痰,散风寒,发疮疹;降则定痰喘咳嗽,调下痢后重,止内痛,皆是利气之效。

19、莱菔子治积年上气咳嗽,多痰喘促,唾脓血:莱菔子一合,研,煎汤,食上服之。

临床观察证实,莱菔子与何首乌、熟地配伍可致皮疹。

取莱菔一个,羊腩500克,生姜3片,食盐少许。

制法:选优质大白莱菔一个,与生姜分别用清水洗干净,分别去皮。

白莱菔切成块状,生姜切成三片,备用。

羊腩用清水洗干净,切成块状备用。

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开,然后放入以上全部材料,改用中火继续煲3小时左右,加入少许食盐调味,即可食用。

本方具有补中益气,健脾消积食等功效。

也可预防皮肤干燥、皲裂、生冻疮等。

鲜莱菔300g(去皮)、鲍鱼25g,煮汤服食。

白莱菔250g,瘦猪肉100g,生姜、葱白、精盐、菜油各适量,面粉250g,

制法:将莱菔丝用菜油炒至五成熟与肉丝等

调料拌匀成馅,将面团加馅制成饼,放油锅烙熟,作主食,可长期服用。

主治痰湿中阻之眩晕头痛,呕吐、咳喘,食后服胀等症。

白菜心500克,切成碎末,白莱菔120克,切成薄片,加水800毫升,煮至400毫升,加红糖适量。

每次200毫升,一天两次,连服三四天可治感冒

下一页更多精彩“莱菔子的选方和典籍论述”

萝卜子的功效解读萝卜是大家公认的养生食物,有“小人参”的美称,可以消解油腻、祛除火气,利脾胃、益中气。

其实萝卜籽也不简单,具有消食、理气化痰等作用。

萝卜籽也叫莱菔子,作为一味中药,莱菔子到底有哪些功效呢?我做了以下总结。

莱菔子味辛、甘,性平,归肺、脾、胃经。

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的作用,用于治疗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等症状。

便秘与《伤寒论》中的“脾约”相似。

“脾约”是脾弱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小便不利,大便难解。

可用炒莱菔子15g,研末,饭后开水冲服,“借以消食顺气,转不伤气,因其能多进饮食,气分自得其养也”。

在临床上凡是想要除陈、荡积滞以通便的,可随证加炒莱菔子,效果较好。

《内经》云:“聚于胃,关于肺。

”脾胃之纳、运、升、降失常,饮食湿浊聚于胃而成痰。

而肺之痰,每由肺脏受邪,清肃失司所致。

用莱菔子消食化痰、下气定喘,使仓禀无浊聚,求其本也。

用莱菔子,有痰则断其源;无痰则调节脾胃之气机,升降有度,邪自难存。

莱菔子炒用,降多于升;生用,则升多于降,能涌吐痰涎。

古籍有“水研服,吐风痰”之说。

如咳嗽痰涎壅盛,或因痰浊上蒙清窍而头重昏眩者,都可用生莱菔子30g研末调服,痰吐之,邪去而正安。

对吐法的具体应用,必须体质壮健,正气未衰者适合。

可用莱菔子敷贴于中脘、足三里等穴位,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它主要治疗一些消化系统类的疾病,比如腹胀、便秘、食欲不好等都可以,足三里穴也同样对这些症状适用。

莱菔子不宜多用于小儿和体虚之人,只要能顺利排便,就要停止使用,因莱菔子是泄气的,用多易气虚。

小儿便秘非常多见,其病或源自肝旺,或由于阳明不降。

若小儿无任何其他不适,只是单纯性排便困难,此属阳明不降,可试用此方:莱菔子50克,放在锅中微火炒香,再研至极细末,备用。

每次取5克,加适量白糖,用温水调成糊状给小儿服下。

或者炒莱菔子30克捣碎煎服,每日1次,也是降气通便的方法,饭前服效果较好。

治痢疾有积,后重不通:莱菔子五钱,白芍药三钱,大黄一钱,木香五分。

治风头痛及偏头痛:莱菔子半两,生姜汁半合。

研细,绞取汁,入麝香少许,滴鼻中嗅入。

治小儿盘肠气痛:萝卜子炒黄,研末。

治牙疼:萝卜子二七粒,去赤皮,细研。

以人乳和,左边牙痛,即于右鼻中点少许,如右边牙疼,即于左鼻中点。

治跌打损伤,瘀血胀痛:莱菔子二两,生研烂,热酒调敷。

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什么是莱菔子1、莱菔子具有消食、理气化痰的作用,对长期胃涨痛、不排气有独特功效,与蜂蜜调好一起饮用,还能治疗胃气、胃胀及消化不良,健脾养胃。

还可用于治疗咳嗽痰喘,食积气滞,胸闷腹胀,下痢后重等症,有消食除胀、下气化痰的功效。

虽然它不大,可治起病来却一点也不比人参差。

2、莱菔子可降气行滞消食,能耗气伤正。

凡正气虚损、气虚下陷、大便溏泄者不宜服用。

3、莱菔子祛痰作用较好,但只宜用于痰湿盛或寒痰内停者,不可用于感冒痰多咳嗽、肺炎痰多色黄等有明显感染症状者。

用于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属脾虚痰湿型或肺寒痰喘型效果较好。

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RaphanussativusL.的干燥成熟种子。

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中药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中药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安心医药招商资讯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